何必便为阮籍哭,不来相伴赤松游
出处:《送江子恭 其三》
宋 · 白玉蟾
子到铅山我信州,笋舆轧轧又归休。
数程细雨斜风路,一片落花啼鸟愁。
何必便为阮籍哭,不来相伴赤松游。
他年我到蓬莱去,一粒金丹汝去不。
数程细雨斜风路,一片落花啼鸟愁。
何必便为阮籍哭,不来相伴赤松游。
他年我到蓬莱去,一粒金丹汝去不。
注释
笋舆:竹制的小车,古代常见于文人出行。归休:返回家乡,退休或闲居。
数程:几段路程,指旅途中的多个阶段。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饮酒避世著称。
赤松游:指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此处象征隐逸或仙道生活。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象征长生不老之地。
金丹:道教修炼的长生不老药,象征追求的仙道目标。
翻译
我来到铅山这个信州,乘坐竹制小车归乡路悠悠。几程行程中细雨斜风交加,满地落花和鸟儿哀鸣让人忧愁。
何须效仿阮籍那般悲泣,不如一起共游仙道赤松山头。
将来我若前往蓬莱仙境,那一粒长生金丹你可愿随我同游?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送江子恭(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相会的美好愿景。
"子到铅山我信州,笋舆轧轧又归休。"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行程中的场景,铅山是我信州的一处地名,诗人通过“笋舆轧轧”来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传达了送别时的惆怅之情。
"数程细雨斜风路,一片落花啼鸟愁。"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雨中行走的画面。细雨和斜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而“一片落花啼鸟愁”则让这种情感达到了顶峰,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不舍与忧愁。
"何必便为阮籍哭,不来相伴赤松游。" 这两句诗人提到历史上的隐逸人物阮籍,并借此表达自己对朋友离别的惋惜之情,希望能够像古人一样,与友人一起享受自然之美,而不是仅仅为过往的人物而感伤。
"他年我到蓬莱去,一粒金丹汝去不。"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蓬莱山是传说中的仙岛,诗人希望将来能够到达那里,并带着一颗金丹(象征长生不老的仙药)邀请朋友同行,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彼此未来相聚的一种美好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