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柏观全文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柏观

出处:《送冯尊师
宋 · 王禹称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
台阁有群英,赠别瑰与琼。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
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
出则学皋夔,独立称帝师。
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
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
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柏观

拼音版原文

qián访fǎngpānlángxiàqióngxiàng

jiànshuāngsǔnshíxiàngqīngtáishàng

yúnshìféngzūnshīqiūláiliúzài

jīnshuōdōngnánxíngwènjiānshī

yòujiànsònglǎoyánshīshènhǎo

tiāntáishānbiéchángāndào

táiyǒuqúnyīngzèngbiéguīqióng

chēngránmǎn怀huáixiùshìshūwèiróng

ānyòngzhǐdàofāng

lǎowèipǐnguānyǒushānwèinéng

shùhàonánérchūchùguì

chūxuégāokuíchēngshī

chùtóngqiáosōngjuémíng鸿hóng

shuínéngqiūyǐnpánzhōng

shīxíngshènxiànyúnbàn

wèichíshītóngbǎiguān

鉴赏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宋代创作的,名为《送冯尊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 这几句描写了诗人在朋友家中偶然发现一块卧于青苔之上的奇特石头,这种意外的发现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的无数美好。

接着,"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 表示这块石头被认为是一位名叫冯尊师的高僧所赠,并且在秋天时被留了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物品的转手,更蕴含着一种精神寄托。

紧接着,"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 友人即将启程前往东南,特意询问诗人是否有愿赠送的诗句。这种互动显示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文学创作的尊重。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 这里提到的“宋阁老”可能是另一位被尊敬的人物,他也对冯尊师赞誉有加。诗人表达了友人即将离开前往天台山的决心,同时也是与长安道的告别。

"台阁有群英,赠别瑰与琼。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 这几句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离别仪式,其中“台阁”指的是天台山,“群英”可能是那里的一些杰出人物,他们赠送的瑰和琼象征着高贵和美好,诗人满怀而归,感到无比荣幸。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出则学皋夔,独立称帝师。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 这部分诗句流露出一位官员的自嘲,他虽身为八品官,但心向往的是山林,而非仕途。束发、号男儿等字眼显示了他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

最后,"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柏观。" 诗人以蚯蚓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师傅冯尊师的敬佩。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在桐柏观中流传。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