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意斯文天未丧,凤凰来后见河图全文

不意斯文天未丧,凤凰来后见河图

宋 · 何梦桂
一家南北混车书,谁使斯民耳目涂。
昔日簪缨今役户,朝时弦诵暮征夫。
迩来风雨无完屋,何处乾坤着腐儒。
不意斯文天未丧,凤凰来后见河图

注释

斯民:百姓。
耳目涂:视听混乱。
昔日:过去。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士族显贵。
役户:劳役之人。
弦诵:读书声。
征夫:征战之人。
迩来:近年来。
风雨无完屋:风雨交加,房屋破败不堪。
乾坤:天地。
腐儒:贫困的儒生。
斯文:文人。
天未丧:没被彻底淘汰。
凤凰:象征吉祥和变革。
河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吉祥图案,象征治世。

翻译

一家人中南北文化交融,是谁让百姓视听混乱。
过去士族显贵如今成了劳役之人,早晨读书声还在,傍晚却成了征战之人。
近年来风雨交加,没有完整的房屋庇护,哪里还能找到容身之处给贫困的儒生。
没想到在这种乱世,文人还没被彻底淘汰,凤凰出现后或许会有新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颓废的时代背景,社会混乱,文化教育遭到破坏。"一家南北混车书,谁使斯民耳目涂"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丧失和人民认知混淆的忧虑。"昔日簪缨今役户,朝时弦诵暮征夫"则反映了从前的士族子弟如今沦落为平民,早晚都在辛苦劳作,显示出社会阶层的巨大变迁。

"迩来风雨无完屋,何处乾坤着腐儒"描述了自然灾害频发,房屋破败,以及士人失去立足之地的凄凉现实。最后两句"不意斯文天未丧,凤凰来后见河图"表达了一线希望,即便在文化近乎消亡的情况下,还有智慧和知识的火种被保留下来,等待着新的文明象征——凤凰的到来,以及象征先知先觉的河图。

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颓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文化断裂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于未来文明复兴的一种期待和信念。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