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禀粹猗兰秀,来嫔洛水滨全文

禀粹猗兰秀,来嫔洛水滨

宋 · 杨时
禀粹猗兰秀,来嫔洛水滨
一窥识公辅,三徙得儒真。
画翣流云气,松阡卧石麟。
哀荣今日事,谁复继前尘。

注释

禀粹:继承优秀的品质。
猗兰:比喻高洁的品质。
秀:优秀,出色。
嫔:古代宫廷中的女官。
洛水滨:洛水边,指洛阳。
公辅:指国家的重要辅佐官员。
三徙:多次迁移居住。
儒真:真正的儒家学者。
画翣:画像上的扇形装饰。
流云气:如云的气质。
松阡:松柏覆盖的道路或墓道。
石麟:石雕的麒麟,象征尊贵。
哀荣:悲哀与荣耀,此处指显赫的地位。
前尘:过去的历史,这里指先人的成就。

翻译

禀承着兰花般的优秀品质,她来到洛水之畔成为嫔妃。
初次相见就识得她的才德出众,经过多次迁移找到了真正的儒家贤人。
她的画像上流露出如云的气质,松柏间的墓道旁卧着石麒麟。
今日的哀荣之事,还有谁能像她那样延续过去的辉煌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创作的《席太君挽辞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禀粹猗兰秀"一句,以花草为喻,形容席太君的德行如同美丽的猗兰,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来嫔洛水滨"则描绘席太君之贤淑,如洛水之边的风光,平和而雅致。

"一窥识公辅"指通过一点点的观察,就能认识到席太君辅弼君王的能力与品德。"三徙得儒真"则表明诗人通过对席太君生平的三次深入了解,获得了真正的儒家之真谛。

"画翣流云气"中,“画翣”比喻席太君如同画中的翣(一种古代装饰品),超凡脱俗;“松阡卧石麟”则形容其清高脱俗,如同松树下沉睡的麟(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兽)。

最后两句"哀荣今日事,谁复继前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难以再现、后辈无人能继承先贤遗风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比喻,以抒发对逝去美好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