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池岘首当年事,千载来游复此乡
出处:《王使君召宴翊襄亭二首》
明 · 陈吾德
明牧招携兴倍长,看山终日绮筵张。
歌传激楚云边调,酒进宜城竹外觞。
堤树远连襄汉影,岩花轻点芰荷裳。
习池岘首当年事,千载来游复此乡。
歌传激楚云边调,酒进宜城竹外觞。
堤树远连襄汉影,岩花轻点芰荷裳。
习池岘首当年事,千载来游复此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陈吾德在王使君的邀请下,前往翊襄亭参加宴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宴会盛况的描绘。
首句“明牧招携兴倍长”点明了宴会的邀请者是王使君,而“兴倍长”则表达了诗人被邀请后内心的喜悦与期待之情。接着,“看山终日绮筵张”描绘了整个宴会持续了一整天,绮筵即华丽的宴席,展现出宴会的盛大与奢华。
“歌传激楚云边调,酒进宜城竹外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激楚云边调,指的是歌声悠扬,仿佛与天边的云彩相接,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又热烈的氛围;宜城竹外觞,则是说酒杯在竹林之外传递,暗示着宴会的自由与畅快。
“堤树远连襄汉影,岩花轻点芰荷裳”这两句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堤上的树木与远处的襄汉(襄阳和汉口)形成连绵的景象,岩花轻点芰荷裳,则是说岩石上的花朵轻轻点缀在荷叶上,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宴会的高雅与和谐。
最后,“习池岘首当年事,千载来游复此乡”将思绪拉回历史,提到习池和岘首山,这两个地方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宴会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与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