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全文

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

唐 · 刘禹锡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
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
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
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拼音版原文

chángxiūqīngjìngfánhuárénshíwángchéngchángzhějiā
ànshàngxiāngyānbèi

qiándēngyàntòuliánhuā
chízhāimǎnzhāoxiánxiānwénmìngxiǎo

míngruòguòfāngzhàngshìháiyìngwènwèiláixié

注释

常修:经常修炼。
清净:去除杂念,心灵纯净。
繁华:世俗的热闹和奢华。
王城长者家:京城有威望的人家。
案上:桌面上。
香烟:焚烧的香产生的烟雾。
贝叶:古印度用来写经文的贝壳或树叶。
佛前:佛像前。
灯焰:灯火的火焰。
莲花:佛教象征纯洁和吉祥的植物。
持斋:守斋戒。
闲客:来访的闲适之人。
理曲:音乐曲目。
命小娃:命令小孩先听。
明日:明天。
方丈室:僧侣的住处,通常指寺庙中的住持房间。
为法:为了追求佛法。
来邪:来此的目的。

翻译

常常修炼去除尘世繁华,人们知道这是京城长者的府邸。
书桌上香烟袅袅升起,佛像前的灯火映照着莲花图案。
斋戒期满后,主人邀请闲散的客人,让小孩先听曲子。
如果明天再来拜访僧舍,是否会是为了佛法而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佛教僧侣在王城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繁华的尘世与静谧的佛堂对立起来,展示出主人公对于佛法的虔诚和执着。

“常修清净去繁华”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修行佛道以达到心灵的清净。紧接着,“人识王城长者家”则是指人们都知道这个在王城中的长者(僧侣)之家,隐含着对此处的尊重和认可。

“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佛堂内的景象。香烟袅袅升起,如同贝叶一般纯洁;而灯火在莲花之下闪烁,不仅照亮了空间,更映衬出一种精神上的净化。

“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则是说僧侣在斋戒(佛教禁食仪式)完成后,便邀请过往的行人进来,同时通过小孩传递消息,这里体现了佛家的慈悲与平等精神。

最后,“明日若过方丈室,還應問為法來邪”表达了对第二天将要到来的法师(高僧)的期待和尊重,以及对于正法的寻求和探讨,是出于真诚还是好奇,这里留下了一丝悬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平和与自得,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