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宁厖吠寂,鞭阁坐苔莓
出处:《送博罗赖县丞致仕归》
明 · 薛侃
忆昔孤台月,尝照好怀开。
逖哉廿馀载,邂逅罗山偎。
村宁厖吠寂,鞭阁坐苔莓。
高隼临荆枳,戛戛鸣且飞。
有鸟惜毛羽,浩然怀东归。
桑梓有馀乐,偃仰复奚为。
童叟卧攀辙,行矣不可违。
逖哉廿馀载,邂逅罗山偎。
村宁厖吠寂,鞭阁坐苔莓。
高隼临荆枳,戛戛鸣且飞。
有鸟惜毛羽,浩然怀东归。
桑梓有馀乐,偃仰复奚为。
童叟卧攀辙,行矣不可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薛侃所作的《送博罗赖县丞致仕归》。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退休归乡的深情送别之情,以及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忆昔孤台月”,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孤独的台上共赏明月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接着,“尝照好怀开”一句,通过月亮照亮心怀,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曾给人心灵带来愉悦和温暖。
“逖哉廿馀载,邂逅罗山偎”两句,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载,两人在此期间重逢于罗山,强调了这次相聚的难得与珍贵。接下来,“村宁厖吠寂,鞭阁坐苔莓”描绘了乡村宁静的景象,以及友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岁月的痕迹,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高隼临荆枳,戛戛鸣且飞”以高飞的猛禽象征友人的自由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飞向新的生活。最后,“有鸟惜毛羽,浩然怀东归”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深切理解与同情,以及对友人内心渴望回归故土的情感共鸣。
“桑梓有馀乐,偃仰复奚为”则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肯定与向往,同时对友人选择归乡的决定表示支持与理解。“童叟卧攀辙,行矣不可违”则是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以及对友人必须踏上归途的尊重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