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白云半岭迷香界,孤磬中峰出梵音全文

白云半岭迷香界,孤磬中峰出梵音

出处:《春过岩泉寺
明 · 王恭
远公潇洒在东林,竹里闲扉隐翠岑。
祗树春来忘色相,昙花空里见禅心。
白云半岭迷香界,孤磬中峰出梵音
此地从来堪习隐,浮生几度得相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春过岩泉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展现了僧人生活的超然与禅意。首句“远公潇洒在东林”以远公(指慧远法师)的风范起笔,暗示了寺庙的清幽和僧人的高洁。接着,“竹里闲扉隐翠岑”描绘了竹林环绕的寺门,隐于青翠山峦之间,流露出宁静与隐逸的气息。

“祗树春来忘色相,昙花空里见禅心”两句,通过春天的祗树和空中的昙花,寄寓了僧人对世俗繁华的忘却,以及对禅定内心的追求。祗树象征佛法常青,昙花则寓意瞬间领悟的智慧。

“白云半岭迷香界,孤磬中峰出梵音”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神秘与禅境,白云缭绕,仿佛将香气弥漫的仙境隐藏在半山腰,而山巅的孤磬声则传递出深远的佛音,让人感受到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最后,“此地从来堪习隐,浮生几度得相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感叹人生短暂,能有几次机会探寻这样的禅修之地,实属难得。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岩泉寺的禅意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