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
出处:《以游子悲故乡为韵又五首 其五》
宋 · 王炎
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
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
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
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
谁不思息肩,我岂乐异乡。
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
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
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
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
谁不思息肩,我岂乐异乡。
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
注释
竹间:竹林中。数椽:几间屋舍。
读书:阅读。
乐未央:乐趣无穷。
稻粱:稻谷和高粱。
风散:被风吹散。
鸿雁:大雁。
行:飞翔。
叔氏:叔父。
季子:远方的朋友。
手足:亲人。
搅中肠:让人心中苦涩。
息肩:卸下重担。
异乡:外地。
青灯:油灯。
对床:共处一室。
翻译
竹林中有几间屋舍,读书的乐趣无穷无尽。稻谷和高粱各自为自己打算,秋风吹过,大雁成行飞翔。
叔父跟随我而来,季子你远在他方。
人世间亲情珍贵,思念之情让我心中苦涩。
谁不想卸下重担,我怎能乐于异乡。
何时能共一盏青灯,与你在夜雨中相对而坐。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不舍。开篇“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描绘了一种隐居生活,其中“数椽”指的是简陋的屋顶,“读书乐未央”则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紧接着“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透露了诗人的自食其力,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可能是在提及家人或亲友的名字,表达了一种团聚的温馨。然而这种温馨很快被“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的感慨所取代,这里诗人通过对身體四肢的爱惜来比喻对生活和家乡的珍视,以及思念家乡时那种内心的困扰。
“谁不思息肩,我的乐异乡”表达了大多数流离失所之人的共同情感——对于安稳生活的向往,而“我岂乐异乡”则强调了诗人个人的不适应和对异乡生活的不满。最后两句“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夜晚场景,其中“一青灯”可能象征着孤独和等待,“夜雨同对床”则增添了整体情感的凄凉气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生活的描述和对亲人、故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孤独,以及对于流离失所生活的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