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闻僧去坐长夏,那得君来论大年
出处:《再用仙字韵答刘躔甫》
宋 · 林希逸
柴车本不羡华轩,吟苦何妨浪号仙。
扶老底须九节杖,欢呼还费一金筵。
正闻僧去坐长夏,那得君来论大年。
会面苦难辰去速,柳绵飞尽见荷钱。
扶老底须九节杖,欢呼还费一金筵。
正闻僧去坐长夏,那得君来论大年。
会面苦难辰去速,柳绵飞尽见荷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再用仙字韵答刘躔甫》。诗中以“柴车”与“华轩”的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借吟唱自比为浪迹的仙人,虽生活朴素却内心充实。他指出,支撑老人的并不只是九节杖,欢聚也不必非得借助金筵,言下之意是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奢华。
接着,诗人通过“僧去坐长夏”与“君来论大年”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易逝、相聚难求的感慨。最后,“柳绵飞尽见荷钱”一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同时也预示着新生的到来,寓意着即使面对离别与时间的无情,也应保持乐观和希望的心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