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虚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全文

虚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出处:《病起自叙
宋 · 释智圆
盗蹠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乃考竺乾教,其旨明踰日。
业以三世论,事匪二生讫。
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
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
百骸失调畅,四时少安逸。
今岁夏云满,秋熟如火室。
脾疾因兹生,顿觉减寝食。
无何误服药,到泻苦非一。
过客为忧惶,儿童亦战慄。
吾心暗且喜,浮生从此毕。
发言嘱后学,此事汝无恤。
吾年四十五,去矣非短屈。
至理无去来,妄想分凶吉。
我先凿山窟,汝宜即藏密。
不用报亲朋,无学世哭泣。
四时为送葬,庶物甚充给。
遗文三百卷,空言或可习。
见恶如探汤,见善如不及。
湛湛无生源,深浅当自挹。
嘱之语方终,忽觉病小醒。
扶几起暂坐,渐渐四体轻。
又过三五日,倚杖登危亭。
俯首视群物,仰面观太清。
秋山叠叠翠,夜月圆圆明。
岂意今之日,犹存危脆形。
凭栏不忍归,聊适我心情。
虚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拼音版原文

dàozhíyǒuxiàbǎiniúzāoè

bàoyìngzhǐcāngcāngnán

kǎozhúgānjiàozhǐmíng

sānshìlùnshìfěishēng

běnhǎodàozhíshànchángshī

duānliùbìngměixíngzhì

bǎiháishītiáochàngshíshǎoān

jīnsuìxiàyúnmǎnqiūhuǒshì

bēiyīnshēngdùnjuéjiǎnqǐnshí

yàodàoxièfēi

guòwèiyōuhuángértóngzhàn

xīnànqiěshēngcóng

yánzhǔhòuxuéshì

niánshífēiduǎn

zhìláiwàngxiǎngfēnxiōng

xiānzáoshāncáng

yòngbàoqīnpéngxuéshì

shíwèisòngzàngshùshènchōnggěi

wénsānbǎijuànkōngyánhuòxīn

jiànètàntāngjiànshàn

zhànzhànshēngyuánshēnqiǎndāng

zhǔzhīfāngzhōngjuébìngxiǎoxǐng

zànzuòjiànjiànqīng

yòuguòsānzhàngdēngwēitíng

shǒushìqúnyǎngmiànguāntàiqīng

qiūshāndiédiécuìyuèyuányuánmíng

jīnzhīyóucúnwēicuìxíng

pínglánrěnguīliáoshìxīnqíng

sānjièzhōngfēijiǔt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的作品《病起自叙》,诗人以自己的疾病经历为题材,探讨生死与因果报应的主题。首句“盗蹠死牖下,伯牛遭恶疾”借古人之事引出疾病之苦,接着通过“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人深入思考佛教教义,认为业力轮回是三世之说,个人的善行和恶行会影响生命轨迹。

在疾病缠身的困境中,诗人反思自己的修行:“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表示自己原本追求佛法,但疾病使他意识到执着于善行也有失去平衡的时候。疾病带来的痛苦促使他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并因脾疾而影响生活。

诗人服药不慎导致病情加重,亲友为之担忧,但他却从中悟出“至理无去来,妄想分凶吉”的哲理,认为生死不必过于忧虑,甚至嘱咐后学不必为此悲伤。他安排身后事宜,希望死后四时之景作为送葬,留下遗文以供学习,强调“见恶如探汤,见善如不及”的道德追求。

在病情稍有好转之际,诗人登高望远,感叹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岂意今之日,犹存危脆形”。最后,他以“虚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表达对世间无常的认识,流露出超脱的心境。整首诗情感起伏,既有病痛的苦楚,又有对生死的豁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智慧。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