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出处:《送张仲山守唐安二首 其一》
宋 · 李流谦
六十专城发未斑,更于何地觅三山。
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到日红梅留腊在,公馀翠杓酌春悭。
胡床有月堪乘兴,客到南楼不下关。
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到日红梅留腊在,公馀翠杓酌春悭。
胡床有月堪乘兴,客到南楼不下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送张仲山守唐安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赏。
“六十专城发未斑,更于何地觅三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图景。诗人提到“六十专城”,可能是指唐安一带的众多城堡,而“未斑”则意味着这些城堡还未见曙光,尚处于夜色之中。而“更于何地觅三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山川的向往。
“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这两句则转向生活场景,表明在日常的交流与工作之余,还能找到片刻的清凉与闲适,用以缓解夏季的炎热与烦恼。
“到日红梅留腊在,公馀翠杓酌春悭。”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开时的情感。红梅尚未凋谢,友人却要离去,这里“公馀”应为“公余”,意指友人的名字或官职,而“翠杓”则可能是指酒具,“酌春悭”则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
“胡床有月堪乘兴,客到南楼不下关。”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夜晚赏月时的心境。胡床即床前的小桌,月光洒满,诗人心中充满了诗意;而“客到南楼不下关”则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使朋友来到了离别的地点,也希望他能留下来,不必急于告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美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