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公之上世叶水心,文章道德光于今
出处:《题叶叔亨南溪耕隐》
明 · 李辕
隐居求志随所乐,不在渔樵即耕凿。
耕凿能忘帝力深,渔樵不计生意薄。
古人隐名还隐身,纷华盛丽如浮尘。
尊居万乘不可屈,子陵当年耕富春。
今人名隐身不隐,与世驱驰日矛盾。
遂令馀子皆沾名,莘野畴能继伊尹。
华溪忽见耕隐翁,豁我磊落之吟胸。
韬光屏迹能谢俗,但与渔父心相同。
日长耕罢田头坐,正值香花吹雨过。
远村绿树班鸠鸣,近岸青莎黄犊卧。
大耕小耨工不亏,冰青烧土呼群儿。
儿来不惰翁乃喜,坐见禾黍秋离离。
耕隐翁非徒稼穑,由来种田兼种德。
种田必期仓廪丰,种德须当子孙获。
伟哉公之上世叶水心,文章道德光于今。
耳孙奕叶继前美,屣脱富贵归山林。
我今趣装趋上国,回首田园有愧色。
安得同耕陇亩间,驷马高车复何益。
耕凿能忘帝力深,渔樵不计生意薄。
古人隐名还隐身,纷华盛丽如浮尘。
尊居万乘不可屈,子陵当年耕富春。
今人名隐身不隐,与世驱驰日矛盾。
遂令馀子皆沾名,莘野畴能继伊尹。
华溪忽见耕隐翁,豁我磊落之吟胸。
韬光屏迹能谢俗,但与渔父心相同。
日长耕罢田头坐,正值香花吹雨过。
远村绿树班鸠鸣,近岸青莎黄犊卧。
大耕小耨工不亏,冰青烧土呼群儿。
儿来不惰翁乃喜,坐见禾黍秋离离。
耕隐翁非徒稼穑,由来种田兼种德。
种田必期仓廪丰,种德须当子孙获。
伟哉公之上世叶水心,文章道德光于今。
耳孙奕叶继前美,屣脱富贵归山林。
我今趣装趋上国,回首田园有愧色。
安得同耕陇亩间,驷马高车复何益。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辕的《题叶叔亨南溪耕隐》描绘了一位隐居耕读的高尚形象。诗中,作者赞美了耕隐翁选择远离尘世繁华,追求内心宁静和志向的生活方式。他不以渔樵或耕凿为生计计较,而是深深体会到农耕的乐趣,甚至忘记了帝王的权势。诗人将古人与今人的隐居态度进行了对比,指出古人既能隐名又能隐身,而今人虽名为隐却未能真正超脱。
诗中通过描绘耕隐翁日常生活的场景,如耕作后悠闲地坐在田头,享受雨后花香,聆听远处村落的斑鸠声和近岸黄犊的安宁,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和谐。耕隐翁不仅精于农事,更注重品德的修养,认为种田的同时也要播种美德,期待子孙后代能受益。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耕隐翁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像耕隐翁那样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遗憾。他渴望能与耕隐翁一同在田园间劳作,即使拥有富贵荣华,也觉得无足轻重。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