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眇天末,松菊岂复存
人生如此足,安用华其轩。
亲戚居南陌,交游在东村。
有酒辄共醉,倾输见情言。
三径杂桃李,九畦莳兰荪。
黄柑百头奴,碧梧万支孙。
山供景无尽,石映溪不浑。
桑麻中馈任,布刈邻翁论。
下以活妻孥,上以奉清温。
时从赤松子,亦访吴市门。
嗟我抱此志,十年若朝昏。
家山眇天末,松菊岂复存。
兹园临官道,坐笑车马奔。
前山复场圃,疏筑随坳墩。
我来适春秾,乱眼红青纷。
恍然动乡思,梦寄东飞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刘姓园居的访问与赞美。诗中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之美,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句“负郭三顷稻,并田五亩园”描绘了刘姓园居的广阔田园,稻田与农田相连,展现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耕生活。接着,“人生如此足,安用华其轩”表达了对简单而充实生活的向往,认为物质的奢华不如内心的满足重要。
“亲戚居南陌,交游在东村”描绘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亲戚朋友分布在不同的村落,但彼此之间情感深厚,常相聚饮酒畅谈。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与友情的价值观。
“三径杂桃李,九畦莳兰荪”描绘了园中的自然美景,桃李、兰花等植物点缀其间,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黄柑百头奴,碧梧万支孙”进一步描绘了果园的丰富与繁盛,黄柑树下有众多果实,碧绿的梧桐树上长满了枝条。
“山供景无尽,石映溪不浑”描绘了山川与溪流的美丽景色,山峦提供了无尽的风景,岩石映照着清澈的溪水,没有浑浊。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
“桑麻中馈任,布刈邻翁论”描绘了农事活动与邻里间的交流,桑麻的生长与收获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与邻近的老人讨论农事则体现了社区的和谐与互助。
“下以活妻孥,上以奉凊温”表达了通过劳动养家糊口,同时为家庭提供温暖与舒适的生活条件,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时从赤松子,亦访吴市门”可能是指诗人有时会像古代隐士赤松子一样,远离尘嚣,或探访城市,寻找心灵的慰藉。
“嗟我抱此志,十年若朝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简单生活与自然和谐的志向的坚持,时间仿佛在这样的生活中流逝得缓慢而平静。
“家山眇天末,松菊岂复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家中的山林与松菊可能已经不在,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兹园临官道,坐笑车马奔”描绘了现在所处的园居临街,车马匆匆,与之前的田园生活形成对比,或许暗示了对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反思。
“前山复场圃,疏筑随坳墩”描绘了前方山岭与农田的景象,疏落的建筑随着地形起伏,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和谐共存。
“我来适春秾,乱眼红青纷”描述了春天到来时,园中色彩斑斓,红花绿叶交织,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恍然动乡思,梦寄东飞云”表达了诗人被眼前的景象触动,引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似乎在梦中寄托了对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姓园居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