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群孤雁水天阔,啼雪冷猿岩洞深
出处:《送辉老自赤城住圣水》
宋 · 徐大受
道人去住本无心,云出空山鹤在阴。
试问白莲同净社,何如赤壁卧青林。
叫群孤雁水天阔,啼雪冷猿岩洞深。
要勘山门骑佛殿,春风杖锡傥来临。
试问白莲同净社,何如赤壁卧青林。
叫群孤雁水天阔,啼雪冷猿岩洞深。
要勘山门骑佛殿,春风杖锡傥来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无心:指心境淡泊,不执着。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
净社:指修行的社团或清净之地。
赤壁:著名的古战场,这里可能象征隐逸之地。
青林:绿色的树林,常寓意宁静。
孤雁:独自飞翔的大雁,象征孤独或信使。
啼雪:在雪中鸣叫。
山门:寺庙的入口,也指修行者的居所。
杖锡:僧人持杖出行,杖头通常有锡环,象征身份。
傥:如果,或许。
翻译
道士来去本无牵挂,白云出没于空寂山间,鹤影婆娑于阴凉处。试问那洁白的莲花与清净的社团相比,又怎能及得上赤壁静卧于青翠树林的意境。
呼唤着同伴的孤雁在广阔的水面和天空中飞翔,寒冷的猿猴在深洞中啼鸣于雪地。
想要探访山门,是否能骑着佛殿的屋顶而来?若春风中你手握禅杖来访,实为幸事。
鉴赏
这首宋诗《送辉老自赤城住圣水》是徐大受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辉老的送别之情。首句“道人去住本无心”描绘了辉老出世无尘的心态,暗示他此次的迁徙并非出于世俗的考虑。次句“云出空山鹤在阴”以云鹤为意象,象征辉老如同仙人般超脱,隐居于幽静的山林。
第三句“试问白莲同净社”借白莲和净社,赞美辉老的纯洁与修行之地,可能暗示他将去的圣水之地也是一处清净之地。第四句“何如赤壁卧青林”则通过对比,表达诗人认为赤壁青林的环境虽好,但不及圣水之地更适合辉老的修行生活。
第五、六句“叫群孤雁水天阔,啼雪冷猿岩洞深”进一步渲染了辉老新居环境的清冷与寂寥,孤雁和冷猿的意象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最后一句“要勘山门骑佛殿,春风杖锡傥来临”祝愿辉老在新的环境中能自在修行,期待他在春风吹拂时,手持禅杖来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表达了对辉老的敬仰和祝福,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