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全文

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

出处:《东西二林寺流水
唐 · 贯休
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
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
崩腾成大瀑,落托出深沟。
远历神仙窟,高淋竹树头。
数家舂碓硙,几处浴猿猴。
共月穿峰罅,喧僧睡石楼。
派通天宇阔,霤入楚江浮。
为润知何极,无边始自由。
好归江海里,长负济川舟。

拼音版原文

shuǐěrliú
qiángqiángbiānxiàjiūjiū

wèibēishēngchángzhànqiū
bēngténgchéngluòtuōchūshēngōu

yuǎnshénxiāngāolínzhúshùtóu
shùjiāchōngduìwèichùyuánhóu

gòngyuè穿chuānfēngxiàxuānsēngshuìshílóu
pàitōngtiānkuòliūchǔjiāng

wèirùnzhībiānshǐyóu
hǎoguījiānghǎichángchuānzhōu

注释

尔:你,这里指水。
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
沥沥:滴水声。
啾啾:流水声。
乳:乳汁,比喻水的甘甜。
崩腾:水流奔腾。
峰罅:山峰之间的缝隙。
济川舟:渡河的船只,象征帮助或救援。

翻译

水儿为何如此,日夜不停地流淌。
墙壁边滴滴答答,石阶下发出低语声。
它的味道不逊于乳汁,常常在秋天响起。
激流形成大瀑布,落入深深的沟壑。
它流经仙人洞穴,洒在竹树梢头。
几家人家的舂米声,几处猴子沐浴的地方。
月光穿过山峰缝隙,吵醒寺庙里的僧人。
水流如天宇般宽广,流入楚江随波逐流。
滋润万物不知止境,无边的大地才得以自由。
愿回归江海深处,却常空负济河之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溪流图景,通过对自然声音和流水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寄托。

诗中“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开篇即以问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态,让人不由自主地跟随诗人的视角去观察那奔腾不息的溪水。紧接着,“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则通过对比和重复的手法,强调了溪流在山间穿行时的声音连绵不断。

“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一句中,“味”字的运用颇为独特,不仅形容了水质甘美,还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享受。"声常占得秋"则是指溪流的声音似乎能够占据整个秋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声的赞赏。

接下来的“崩腾成大瀑,落托出深沟”和“远历神仙窟,高淋竹树头”描绘了水流跌宕形成瀑布后落入深谷,再次展示了溪流的力量与壮丽。同时,“神仙窟”、“竹树头”的出现,为景物增添了一抹神秘和清幽之感。

“数家舂碓硙,几处浴猿猴”一句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溪流两岸可能存在的生态,更隐含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共月穿峰罅,喧僧睡石楼”则是诗人在夜晚与明月共同享受溪水之美,同时溪水的声音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有如入眠的宁静。

最后,“派通天宇阔,霤入楚江浮。为润知何极, 无边始自由”以及“好归江海里,长负济川舟”几句,则是对溪流最终汇入大江大海的一种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归宿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命力与自然之美的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与精神上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