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瀼里犹掀簸,那得江神不世情
出处:《过百家瀼》
宋 · 胡峄
风雨留人阻去程,扶衰上冢过清明。
百家瀼里犹掀簸,那得江神不世情。
百家瀼里犹掀簸,那得江神不世情。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胡峄的《过百家瀼》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风雨中行人的无奈与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风雨留人阻去程”,开篇即点明了风雨阻碍前行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之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有重要的事或情感寄托需要前往,却被风雨所阻。
次句“扶衰上冢过清明”,描述了诗人年老体衰,却在清明时节坚持前往坟墓祭扫的情景。这里的“扶衰”不仅指身体的衰老,也包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第三句“百家瀼里犹掀簸”,转而描写途中的景象。百家瀼,可能是指一片村庄或水边的聚落,这里通过“掀簸”一词,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繁忙,与前文的风雨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即便在艰难的旅途中,仍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一句“那得江神不世情”,表达了诗人对江神的感激之情。在古代文化中,江神往往被赋予保护舟行、赐福人间的角色。此句意为,既然江神能够庇佑舟行,那么对于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的行人,江神也应该有其特殊的关怀与情义。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中不可预知的困难与挑战的一种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温情,以及对传统节日和故人深深的怀念与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