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制与雕锼别,前人作事多不劣
出处:《古研歌》
明 · 李之世
古砖何年入古穴,穿井出之土脉裂。
十丈寒泉閟不泄,冷光一道吹阴雪。
金石匪儗色则铁,擘处恰似神工掣。
有渍蚀痕蘸鬼血,其纹错缀细如缬。
面稍平之微凹凸,凹者似藏轻沈涅。
以手揩摩气尚馝,锐首丰下存朴拙。
天然制与雕锼别,前人作事多不劣。
不取其全因其缺,孤赏肯留耳目亵。
誓与重泉共封闭,神气澌尽土气歇。
岂料终为后人窃,穴之所有化尘屑。
砖立其中神孑孑。
或言文士精所结,毕竟难将物理洁。
奇物从来运世阅,一砖可悟恒沙劫。
十丈寒泉閟不泄,冷光一道吹阴雪。
金石匪儗色则铁,擘处恰似神工掣。
有渍蚀痕蘸鬼血,其纹错缀细如缬。
面稍平之微凹凸,凹者似藏轻沈涅。
以手揩摩气尚馝,锐首丰下存朴拙。
天然制与雕锼别,前人作事多不劣。
不取其全因其缺,孤赏肯留耳目亵。
誓与重泉共封闭,神气澌尽土气歇。
岂料终为后人窃,穴之所有化尘屑。
砖立其中神孑孑。
或言文士精所结,毕竟难将物理洁。
奇物从来运世阅,一砖可悟恒沙劫。
鉴赏
这首《古研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通过对一块古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古砖深埋于地穴,历经岁月洗礼,穿井而出时,土脉为之断裂。这砖体中封藏着十丈寒泉,其冷冽之气如同一道阴雪,穿透了地底的寂静。砖面呈现出铁一般的色泽,仿佛是经过神工巧夺天工的切割。砖面上有被侵蚀的痕迹,似乎沾染了鬼魅的鲜血,纹理错落有致,如同精美的图案。砖面微微凹凸,凹陷之处仿佛隐藏着轻盈的沉香。用手轻轻擦拭,还能感受到一股温热的气息,砖头的顶部宽大而丰满,整体显得朴实无华。
这块古砖的制作工艺与人工雕琢截然不同,前人的技艺高超,令人赞叹。它之所以不追求完整,而是保留残缺之美,是为了让后人能够独自欣赏,远离世俗的侵扰。它愿意与大地共存,直到神气消散,土气也渐渐平息。然而,最终它还是被后人发现,原本属于它的世界化为了尘埃。如今,这块古砖孤独地立在原地,仿佛一位孤独的灵魂。
有人猜测,这块古砖可能与文人雅士有关,是他们精心挑选的珍品。但无论如何,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片段。通过这块古砖,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文明的痕迹,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