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
出处:《吊陈孝子》
明 · 陈琏
哀亲客死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
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
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
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景前修。
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
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
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景前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吊陈孝子》,通过哀悼一位因亲人去世而远行求葬的孝子,展现了深沉的亲情与对孝道的颂扬。
首联“哀亲客死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描绘了孝子在亲人离世后,历经数个秋天,不辞辛劳地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安葬亲人的地方。这里不仅体现了孝子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责任,也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进一步渲染了孝子在寻亲过程中的艰辛与情感的波动。雨水与泪水交织,花朵似乎也为之哭泣;悲风吹拂,仿佛连大地都为之忧愁。这些生动的意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反应,也反映了孝子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无奈。
颈联“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孝子的品质。法口,即法言法语,这里比喻孝子的言行举止合乎道德规范,值得世人学习。廉范,可能是指孝子的廉洁正直,与“仇”相对,表明孝子的品德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尾联“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景前修”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孝子的孝行将被千古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乡贤们将会为他修建祠堂,供奉他的英灵,以示敬仰。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孝子的崇高评价,也体现了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与推崇。
综上所述,《吊陈孝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孝子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刻理解和对孝道的赞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力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