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虽安命,衰落岂壮夫
出处:《赠韦左丞丈》
唐 · 杜甫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落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落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注释
左辖:官职空缺。频虚位:多次空缺。
旧儒:有经验的老儒生。
相门:贵族世家。
韦氏:姓氏。
经术:经学。
汉臣:汉代官员。
归前烈:追慕前贤。
天伦:亲人关系。
鸰原:比喻荒凉之地。
凤沼:贵族园林。
衰落:衰退,不再壮年。
壮夫:有为青年。
几杖:拐杖。
甲子:指年龄。
混泥途:形容道路艰难。
矜馀力:保留的力气。
大巫:高位者,尊贵的人。
顾遇:关照。
踟蹰:犹豫不决。
老骥:老马。
思千里:渴望长途奔腾。
饥鹰:饥饿的鹰。
一呼:一声召唤。
微感激:轻微的激励。
榛芜:比喻荒凉或未开化的境地。
翻译
屡次空缺官职,今年有幸迎来旧儒士。韦氏望族中,需要的是精通经学的汉臣。
时局讨论推崇先贤,亲情遗憾不能团聚。
荒废的鸰原上,凤沼边连接着大道。
虽然有人安于命运,但壮志不再的我并非如此。
家人忧虑我年迈需倚杖,岁月如泥路般坎坷。
没想到还能凭借余力,再次拜见尊贵之人。
寒冬时节依然得到关照,夕阳西下我犹豫不决。
老马渴望千里驰骋,饥饿的鹰等待一声召唤。
您的些许激励,已足以安慰我这荒芜的心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名为《赠韦左丞相》。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古典学术的尊崇。
诗人以“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开篇,表明朋友韦左丞相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继承了古代儒家文化。接着,“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强调了韦氏家族的学术地位和对经典的研究重要性。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完全达到先贤境界的遗憾。接下来的“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一种孤寂和荒凉的氛围,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感受。
“有客虽安命,衰落岂壮夫”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目前处境的关切,尽管朋友安然自得,但诗人仍旧担忧其未来。家人之所以忧虑,“甲子混泥途”,则是因为世事变化无常,前路迷雾。
“不谓矜馀力,還来谒大巫”表明了朋友虽然能力超群,但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挑战和考验。诗人继续写道:“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时间在流逝,希望能够与朋友重逢,共同度过黄昏时分。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则用了两种动物的形象,老马和饿鹰,来比喻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最后,“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表达了即便是微小的情感交流,也足以安慰彼此的心灵。
杜甫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知识、学术的尊重和怀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处境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