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质复洁身,谗口焉得污
出处:《和阎子济韵二首 其一》
元 · 卢亘
愁忧无端来,有巧不容措。
平生兔三窟,挂网不知惧。
君子事明哲,为善天下妒。
俯仰无愧怍,于以理世务。
祸罹忽然至,不幸我岂恶。
所以终百年,任运恒优裕。
哀哉古屈子,死岂忠贞误。
委质复洁身,谗口焉得污。
平生兔三窟,挂网不知惧。
君子事明哲,为善天下妒。
俯仰无愧怍,于以理世务。
祸罹忽然至,不幸我岂恶。
所以终百年,任运恒优裕。
哀哉古屈子,死岂忠贞误。
委质复洁身,谗口焉得污。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个在复杂社会中挣扎求存的人物形象。
首句“愁忧无端来,有巧不容措”点明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愁绪不期而至,无法找到妥善的解决之道。接着,“平生兔三窟,挂网不知惧”以兔子躲藏的比喻,暗示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策略,即使面对危险也需谨慎应对。然而,“君子事明哲,为善天下妒”则揭示了道德高尚者往往遭受嫉妒与排挤的社会现实。
“俯仰无愧怍,于以理世务”赞扬了那些行事坦荡、不畏人言的君子,他们能够从容应对世务,心无愧疚。然而,“祸罹忽然至,不幸我岂恶”又指出即便如此,灾难仍可能不期而至,无辜之人也可能遭受不幸。
“所以终百年,任运恒优裕”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乐观与坚韧的人的敬佩。最后,“哀哉古屈子,死岂忠贞误。委质复洁身,谗口焉得污”通过引用屈原的例子,强调了忠诚与清白的重要性,即使遭遇不公,也不应妥协或被污名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正义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