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出处:《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唐 · 岑参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注释
久客:长期客居在外。厌:厌倦。
江月:江上的月色。
罢官:辞去官职。
早归:早日回家。
眼看:眼看着。
春光老:春天的时光逝去,指年华老去。
羞见:羞于见到。
梨花飞:梨花飘落,比喻时光流逝。
剑北:剑阁以北,泛指四川北部地区。
山居小:山中的住处很小。
巴南:巴郡以南,泛指四川南部地区。
音信稀:书信稀少,指与家人朋友联系少。
因君:通过你,因为你的缘故。
报兵部:向兵部报告,这里可能指告知家乡情况或个人仕途。
愁泪:愁苦的泪水。
日沾衣:每天沾湿衣服,形容常常哭泣。
翻译
长久在外厌倦了江上的月色,辞去官职只盼早日回家。眼看着春光渐渐老去,羞于见到梨花飘飞的景象。
剑阁以北的山中居所很小,巴郡以南的书信也很稀少。
托你向兵部报告情况,愁苦的泪水每日浸湿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久居他乡、官职未果的无奈与哀愁。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客居外地,对美丽的江月景色已经感到厌倦,并且因为官职没有成就而产生了想要早日回归故土的心情。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则描绘出春天即将过去,而梨花纷纷扬扬的场景,诗人对此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无法在这美好的时节中留下什么,只能无奈地看着时间流逝。
接下来的"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两句,通过对比剑北(指长安以北)的山居与巴南(今重庆一带)的音信难得,强调了诗人与友人的隔阂和通信的不便。
最后,"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表达了诗人因为朋友而向兵部汇报情况时所感受到的情绪波动,每天都有哀愁之泪沾湿衣服,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以及对于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