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
出处:《登点翠亭》
明 · 陈烓
砥柱中流亦怪哉,浪花飞雪翠成堆。
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
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
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
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
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
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
鉴赏
这首明代陈烓的《登点翠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点翠亭周围壮丽而幽静的自然景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之情。
首联“砥柱中流亦怪哉,浪花飞雪翠成堆”,开篇即以“砥柱”比喻点翠亭所处的险要位置,形象地描绘出其屹立于波涛之中的壮观景象,同时以“浪花飞雪”和“翠成堆”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既壮阔又清新的自然风貌。
颔联“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诗人仿佛在平地上就能感受到波涛的汹涌,而在半空中似乎能听到风雨的呼啸。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平静与动态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则将视线转向亭内的细节。窗户随着风摇曳,亭子的影子在地面轻轻摇晃,栏杆上清新的湿润感与石头上生长的青苔相映成趣,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尾联“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由景入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李白(谪仙)和苏轼(东坡)两位伟大的诗人虽已远离,但在这片山水之间,是否还有知音能够共享美酒,畅谈诗文?这一问,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友情和艺术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点翠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