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磴折古石,侧溪倒危潺
诸峰卷秋雨,日射风霏间。
悬磴折古石,侧溪倒危潺。
金灯如丹红,异卉相斓斑。
忽怅经丘绝,俄欣寻壑间。
筠阴聚森爽,樵人指幽关。
声钟出晻霭,演梵作孱颜。
静者足吾契,语瑩冰珊珊。
厓东野月上,露华膏夜鬟。
松杉炯玲珑,流飙过瑶环。
既静有馀听,焉知趺坐顽。
偶然在尘表,非能悟无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太平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中四季变换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自然中的心灵体验。
首句“纵观不知远,言登太平山”表达了作者在攀登过程中对山的高度和距离的无知觉,仅仅专注于登山的过程。接着,“诸峰卷秋雨,日射风霏间”描绘了山中雨后初晴的景象,阳光穿透云雾,洒在群峰之上,形成一幅壮丽的画面。
“悬磴折古石,侧溪倒危潺”则展示了登山途中的艰难与险峻,石头被岁月侵蚀,溪水在悬崖边急流而下,发出潺潺的声响。接下来,“金灯如丹红,异卉相斑斓”描绘了山中独特的植物景观,金黄色的花朵与五彩缤纷的花卉相互映衬,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色彩。
“忽怅经丘绝,俄欣寻壑间”表达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从对未知路径的忧虑到发现新奇景色的喜悦。随后,“筠阴聚森爽,樵人指幽关”描述了竹林的清幽与神秘,以及遇到樵夫指引前行的情景。
“声钟出晻霭,演梵作孱颜”描绘了山中寺庙的钟声悠扬,梵音缭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最后,“静者足吾契,语莹冰珊珊”表达了作者与山中隐士心灵相通,对话如同冰晶般纯净。
“厓东野月上,露华膏夜鬟”描绘了夜晚降临,月光洒在山崖上,露珠如同夜间的发饰。接着,“松杉炯玲珑,流飙过瑶环”展示了松树与杉树在月光下的轮廓,以及微风吹过时的轻盈。
“既静有馀听,焉知趺坐顽”表达了在宁静中还能听到更多声音,仿佛时间静止,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偶然在尘表,非能悟无还”则是作者对这次登山经历的感悟,认识到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内心已达到了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平山的自然风光与作者的心灵之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