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神仙在,从来不住瀛
出处:《用韵效寒山》
明 · 陈献章
贫贱耻为拙,富荣常好更。
高论古今事,中怀名利情。
堂堂无复见,小小或能成。
浪说神仙在,从来不住瀛。
高论古今事,中怀名利情。
堂堂无复见,小小或能成。
浪说神仙在,从来不住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题为《用韵效寒山(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贫贱与富贵、拙朴与追求的态度。首句“贫贱耻为拙”揭示了诗人对贫贱生活的自尊和不愿因贫贱而显得笨拙的心态;“富荣常好更”则暗示了他对财富和地位的向往,认为富贵生活总是更好的选择。
接下来,“高论古今事”表明诗人喜好谈论历史与世事,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和对时局的关心;“中怀名利情”则直接揭示了他内心深处对名利的追求,尽管表面推崇高论,但实际并未完全超脱。
“堂堂无复见,小小或能成”这两句对比强烈,意味着大事业可能难以实现,但平凡的小成就或许能达成,流露出一种现实主义的无奈和对平凡生活的接纳。
最后两句“浪说神仙在,从来不住瀛”是对神仙传说的嘲讽,指出那些追求长生不老、仙境生活的说法往往是虚幻的,神仙并不居住在世人幻想的仙境(瀛洲)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清醒认识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境遇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观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