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
出处:《畦桑词》
元末明初 · 刘基
编竹为篱更栽剌,高门大写畦桑字。
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
桑畦有增不可减,准备上司来计点。
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
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
今日路傍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
桑畦有增不可减,准备上司来计点。
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
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
今日路傍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农村生活的场景,通过"编竹为篱更栽刺",展现了农民们精心经营桑田以备官府征税的情景。"高门大写畦桑字"暗示了桑田的重要性和官方的严格管理。诗人以"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揭示了官府对蚕桑生产的严密监控和百姓的繁忙劳作。
"桑畦有增不可减"反映了农民们的无奈,他们必须不断增加桑地以应对上级的检查。"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则讽刺了官职更迭带来的政策延续问题,官僚体制下的反复无常。最后,诗人以"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的历史典故,对比现今桑田虽广,但贫苦人家依然生活艰难,"茅屋苦寒中夜啼"更是道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官民关系,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