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庐山记,幽奇欲遍穷
出处:《赠孙季蕃》
宋 · 翁卷
立谈飞絮中,相遇在吴宫。
以我为生拙,怜君失计同。
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摇风。
自作庐山记,幽奇欲遍穷。
以我为生拙,怜君失计同。
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摇风。
自作庐山记,幽奇欲遍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立谈:交谈。飞絮:柳絮飞扬。
吴宫:吴国宫殿。
生拙:生性笨拙。
怜:同情。
失计:失策。
醉酣:醉酒的欢乐。
花落:花瓣飘落。
吟苦:吟诗辛苦。
自作:自己撰写。
庐山记:庐山游记。
幽奇:幽深奇特。
遍穷:穷尽。
翻译
在轻盈的飞絮中交谈,我们相逢于吴国的宫殿。我自认为生性笨拙,同情你也是因为失策才与我相同。
在醉酒的欢乐中,花瓣随风飘落,月光下吟诗,竹叶摇曳声声。
我独自撰写庐山游记,想要穷尽那幽深奇特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赠给友人孙季蕃的作品,通过立春时节的飞絮和吴宫相遇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孙季蕃的关切与理解。诗人自比生性拙朴,同时也惋惜孙君的某些失策,两人似乎有着相似的命运或处境。
"立谈飞絮中"描绘了春天里轻盈的柳絮随风飘舞,如同短暂而无常的人生,暗示了人生的易逝和世事的变迁。"相遇在吴宫"则借吴国的宫殿寓言,寓意两位朋友在繁华或困境中的偶然相逢。
"以我为生拙,怜君失计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孙季蕃的同情,认为两人都在生活或仕途上遭遇挫折,显得笨拙而不幸。"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摇风"进一步渲染了两人共饮时的愁苦氛围,以花落月下的美景反衬内心的哀愁,以及在苦吟中感受自然的冷风。
最后两句"自作庐山记,幽奇欲遍穷",诗人提到自己曾写过庐山游记,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也暗含着想要通过游历山水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以及对庐山幽奇景色的深深迷恋,希望能借此穷尽其幽深之美,以此来寄托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孙季蕃的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又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