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
出处:《避暑江上》
宋 · 陆游
苦热厌城市,初夜临江湍。
风从西山来,颇带积雪寒。
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
顿远车马喧,更觉衣裳单。
断岸吐缺月,恨不三更看。
且随萤火归,城扉欲横关。
风从西山来,颇带积雪寒。
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
顿远车马喧,更觉衣裳单。
断岸吐缺月,恨不三更看。
且随萤火归,城扉欲横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市:都市。初夜:夜晚刚开始。
西山:西部的山。
积雪:未融的雪。
堰声:水坝发出的声音。
喷薄:水流汹涌。
车马喧:车辆和马匹的嘈杂声。
衣裳单:感到寒冷。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
三更:深夜。
萤火:萤火虫。
城扉:城门。
横关:即将关闭。
翻译
在酷暑中我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夜晚来临我来到江边。清风吹自西山,带着积雪的凉意。
水坝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雄壮,如同湍急的河滩。
瞬间远离了车马的嘈杂,只觉得衣服单薄无比。
江岸断崖处月亮若隐若现,多想再待到三更时分欣赏。
暂且跟随萤火虫回家,城门即将关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避暑江上》,描绘了诗人逃离城市酷暑,夜晚来到江边的感受。诗中通过"苦热厌城市"表达了对都市炎热的厌倦,转向自然寻求清凉。"初夜临江湍",写出了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享受江水的凉意。
"风从西山来,颇带积雪寒",通过风的描述,暗示了山上的清凉气息,让人心生向往。"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以江堰的水流声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壮丽,仿佛能带走城市的喧嚣。
"顿远车马喧,更觉衣裳单",诗人感到远离尘嚣后,不仅身体上的凉爽,还有心灵上的宁静,此时衣物虽薄,却无碍于心境的舒畅。"断岸吐缺月,恨不三更看",诗人欣赏着江边的月色,遗憾不能在此多停留,直至深夜。
最后两句"且随萤火归,城扉欲横关",诗人决定跟随萤火虫的微光回家,表达了对这宁静夜晚的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对城市生活的暂时告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避暑的惬意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