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出处:《月峡重九感怀》
宋 · 李曾伯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于此上嵯峨。
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落帽:指失去帽子,常用来形容人衰老。寻盟:寻找旧友或旧日的约定。
鬓久皤: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新霁:雨后初晴。
风定:风停息。
沙平:沙滩平整。
水不波:水面平静。
对菊:对着菊花,象征隐逸生活。
思莼:怀念莼羹,引申为思乡之情。
感时:感慨时事。
明年:来年。
知何处:不知身在何处。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居生活。
莫它:没有其他的选择。
翻译
昔日结伴赏景头已白,今日登高望远在峻岭。云雾散去山谷洁净,风停沙静水面无波纹。
对着菊花让人追忆过往,想起莼菜我心中感慨时光。
来年举杯不知身在何方,回到东篱之外再无他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和古人的怀念。开篇“落帽寻盟鬓久皤”表明诗人在寻访古代英雄的遗迹,同时也在追忆那些已经逝去的誓言和约定。“今朝于此上嵯峊”则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眼前的山峦,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与宁静。
接着,“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山谷中云雾散去,露出干净整洁的面貌;山上刚下过雪,显得特别清新;风停止了,河中的沙子也变得平静,水面无波,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对菊使人怀古尔”表达了诗人面对秋菊时,不禁思念起古人来。因为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隐逸之士联系在一起,所以诗人看到菊花,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那些古代的高洁之士。“思莼如我感时何”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人的思考,反观自身,对当下的时光产生了深切的感慨。
最后,“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他想象着明年此时自己可能在哪里饮酒,却又对未来的道路感到困惑,不再去追问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的怀念、对于当下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它展示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