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愁快于刀,内割肝肠痛
出处:《悲书》
宋 · 梅尧臣
悲愁快于刀,内割肝肠痛。
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
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
朝夕拜空位,绘写恨少动。
虽死情难迁,合姓义已重。
吾身行将衰,同穴诗可诵。
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
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
朝夕拜空位,绘写恨少动。
虽死情难迁,合姓义已重。
吾身行将衰,同穴诗可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悲愁:深深的忧伤和哀愁。快于刀:比刀切割还要迅速。
内割肝肠痛:内心深处的痛苦如同刀割。
皆旧物:所有的事物都已陈旧。
唯尔:只有你。
此共:与你共享。
衣裳:衣物。
昔所制:过去亲手制作的。
箧笥:箱子。
更弄:再次触碰。
朝夕:早晚。
空位:空荡荡的位置。
绘写:描绘。
恨少动:遗憾之情很少表达。
虽死:即使死亡。
情难迁:情感难以改变。
合姓义:同姓的亲情和道义。
吾身:我的身体。
行将衰:即将衰老。
同穴诗:死后一同埋葬的诗篇。
翻译
悲伤比刀还要快,内心痛苦如肝肠寸断。世间万物皆成旧,只有你与我共享。
昔日亲手做的衣裳,箱笼中怎忍再翻动。
早晚对着空座位礼拜,描绘遗憾却少有行动。
即使死去情感难移,同姓之谊已深重。
我身体日渐衰弱,同穴而葬的诗篇可诵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悲书》,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诗人以"悲愁快于刀"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之深,犹如利刃割裂肝肠。他感叹身边的一切都是旧物,只有这份悲痛与自己相伴,连曾经亲手制作的衣裳和收藏的物品,都难以再触碰,暗示着生活的空虚和怀念的强烈。
诗人每日对着空位行礼,对逝去的人的画像也无心描绘,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思念,但哀悼之情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少。他强调即使死亡也无法改变情感,家族的姓氏和道义使这种情感更为沉重。随着自身年华老去,诗人期待能与亡者一同长眠,以此诗作为他们共同的墓志铭,寄托永恒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