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全文

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

出处:《游瑞华二首
明 · 王守仁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
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
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
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游瑞华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沉思考。

首联“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开篇即展现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决意不回头,对生命充满感激之情。这里的“荷栽培”既指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培养,也暗含着对命运的接受与感恩。

颔联“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诗人自省在最佳时机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才能,治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也显得不足。这句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去表现的反思与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颈联“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诗人强调个人虽可能遭遇挫折,但只要能为民众带来利益,就不在乎个人的得失。同时,他立志于国家治理,决心不因一时挫败而放弃理想。

尾联“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诗人以“中流砥柱”自比,表示自己如同屹立于激流中的砥柱,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也不会轻易被摧毁。这不仅是对自身坚韧意志的肯定,也是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