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高僧自喜岩下住,长见白云飞复回全文

高僧自喜岩下住,长见白云飞复回

出处:《赠西山僧
元末明初 · 梁寅
高僧自喜岩下住,长见白云飞复回
中天风动松子落,千岁石作莲花开。
鸟下林堂待分食,龙游溪水遇浮杯。
吴山楚山聊暂往,还把楞伽归去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山岩下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景象。首句“高僧自喜岩下住”,点出高僧独居山岩的自在心境。接着“长见白云飞复回”一句,以白云的来去无常,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莫测,而高僧却能超然物外,保持内心的平静。

“中天风动松子落,千岁石作莲花开”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生命,松子随风飘落,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古老的石头上竟开出莲花,象征着生命的奇迹和永恒的美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高僧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鸟下林堂待分食,龙游溪水遇浮杯”描绘了鸟儿在树林间觅食,龙在溪水中悠游,与人类社会中的忙碌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这里也暗含了高僧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他如同这些生物一样,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刻。

最后,“吴山楚山聊暂往,还把楞伽归去来”表达了高僧对山川的短暂探访,以及最终回归内心世界的愿望。这里的“楞伽”可能指的是佛经《楞伽经》,象征着智慧与真理,高僧通过探访自然,最终是为了回到内心的智慧之源,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以及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