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昔来芙蓉傍,山为发灵水吐芒
出处:《王木叔秘监挽词》
宋 · 叶适
美人昔来芙蓉傍,山为发灵水吐芒。
美人今归在何处,箫哀鼓悲葬前冈。
我欲从之似云出,友风子雨游四方。
梦魂无凭不可挽,坐揽衰涕终摧藏。
美人今归在何处,箫哀鼓悲葬前冈。
我欲从之似云出,友风子雨游四方。
梦魂无凭不可挽,坐揽衰涕终摧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美人:形容女子美丽。芙蓉:荷花,象征纯洁美好。
发灵:赋予生机和灵性。
水吐芒:形容水流如光芒闪烁。
今归:如今离去。
箫哀鼓悲:箫声和鼓声都充满哀伤。
葬前冈:埋葬在山岗之前。
从之:追随她。
似云出:像云朵般自由自在。
友风子雨:比喻与自然同行。
游四方:游历天下。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无凭:无法抓住或留住。
挽:挽留。
坐揽:坐着揽取。
衰涕:悲伤的眼泪。
摧藏:心痛欲碎。
翻译
昔日美人依傍芙蓉,山峦赋予灵气,水流闪烁光芒。如今美人归向何方,箫声悲哀,鼓声凄凉,她被葬在那前山岗上。
我想要追随她如云飘荡,与风儿雨儿一同游历四方。
梦中的魂魄无法挽留,只能坐着悲伤,泪流不止,心痛难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王木叔秘监挽词》。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美人昔日与现今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和无限的情感寄托。
“美人昔来芙蓉傍,山为发灵水吐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美丽景象,“美人”指的是诗中所咏叹的人物,她曾经在一片如同荷花(芙蓉)一般的地方出现,而那里的山川似乎也被她的到来而灵动,河水仿佛都能吐出芦苇一样的东西。这里借助了古人对仙境的想象,将美人的到来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美人今归在何处,箫哀鼓悲葬前冈。”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美人现状的一种追问和感慨。现在美人去向何方?而那曾经共同度过时光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了凄凉的箫声和悲伤的鼓声,仿佛在为逝去的欢乐葬礼一般。
“我欲从之似云出,友风子雨游四方。” 诗人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像云一样跟随美人的踪迹,或者说是想要像风和雨那样自由自在地在世界各地漫游。这不仅是对美人的思念,也是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梦魂无凭不可挽,坐揽衰涕终摧藏。”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伤。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寻觅到美人的踪迹,更无法把握住那逝去的时光。在现实中,诗人只能坐着,手捧着衣衫啜泣,终日沉浸在对美人的思念之中,这份哀伤也就随他一生。
总体来说,这首词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人不再归来的哀愁。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寄托哀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