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臣首冠三旌贵,岁历行开九十新
出处:《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宋 · 司马光
元勋茂德古无伦,海内高闲第一人。
台席已酬调鼎志,磻溪还作钓鱼身。
师臣首冠三旌贵,岁历行开九十新。
愿过期颐跻上寿,飞觞四十有馀春。
台席已酬调鼎志,磻溪还作钓鱼身。
师臣首冠三旌贵,岁历行开九十新。
愿过期颐跻上寿,飞觞四十有馀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元勋:指有重大功绩的人。茂德:高尚的品德。
古无伦:自古以来无人能比。
海内:天下。
高闲:超脱世俗,清闲自在。
台席:朝廷高位。
调鼎志:治理国家的抱负。
磻溪:古代地名,姜太公垂钓的地方,象征隐居生活。
钓鱼身:过着隐居钓鱼的生活。
师臣:指德高望重的臣子。
首冠:位居首位。
三旌:古代官员的三种重要标志,象征尊贵。
岁历:岁月。
九十新:九十岁的高龄。
期颐:一百岁。
跻:达到。
上寿:长寿。
飞觞:举杯畅饮。
四十有馀春:超过四十个春天,形容长寿。
翻译
元勋的美德自古以来无人能及,他是海内最清闲的第一人。他已经实现了治理国家的愿望,现在回归田园,过着钓鱼的生活。
作为臣子,他的地位尊贵无比,年事已高,却依然保持着九十岁的活力。
他希望能超过百岁,享受长寿,每年都能度过四十多个春天般的欢乐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为庆祝文公(即欧阳修)八十岁生日而作的贺寿诗。全诗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手法,赞美文公的高洁品德、悠闲生活和渊博学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公健康长寿的祝愿。
“元勋茂德古无伦”,这是以历史上的圣贤来形容文公的道德修养,意思是他的美德在古代也是少有可比的。"海内高闲第一人"则表明文公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享有清净生活的佼佼者。
“台席已酬调鼎志”,这里的“台席”指的是朝廷的官职,“调鼎志”则是说文公已经从繁忙的官场中解脱出来,过上了退隐的生活。“磻溪还作钓鱼身”则是形容文公如同陶渊明一样,在归隐后也能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境,以钓鱼自娱。
“师臣首冠三旌贵”,这里的“师臣”指的是文公在文学上的地位如同师傅,而“三旌贵”则是形容他的高贵和尊荣。"岁历行开九十新"表达了文公年逾九十,依然精神矍铄,如同初春时节一般充满生机。
最后两句,“愿过期颐跻上寿,飞觞四十有馀春”是对文公的祝福,希望他能超越常人的寿命,享受更多的健康与快乐。"飞觞"在这里意味着举杯庆祝,而“四十有馀春”则是在说希望文公能够再多享受四十余年的春天。
这首诗通过对文公品德、生活和学问的赞美,以及对其健康长寿的祝愿,充分展现了作者司马光对文公深厚的敬意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