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观澜处,或跃见天真
出处:《孙氏曲水观鱼图》
明 · 湛若水
大化在咸若,渔利及小鲜。
喜戚以我故,口腹为心缘。
闻有直钩子,此道今莫存。
丈人濠上翁,回溪有潜鳞。
悠然观澜处,或跃见天真。
物情有冥会,此乐未易言。
因思网罟设,自古无全仁。
喜戚以我故,口腹为心缘。
闻有直钩子,此道今莫存。
丈人濠上翁,回溪有潜鳞。
悠然观澜处,或跃见天真。
物情有冥会,此乐未易言。
因思网罟设,自古无全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孙氏曲水观鱼图》,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诗人通过对孙氏曲水边观鱼图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人情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首句“大化在咸若”暗指万物皆遵循自然法则,如同咸淡之理。接下来,“渔利及小鲜”描绘了人们为了生活所需,连小鱼也不放过,暗示了人性中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喜戚以我故,口腹为心缘”进一步揭示了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无论是喜还是忧,往往源于自身的欲望和需求。
“闻有直钩子,此道今莫存”表达了诗人对于直钩垂钓这种简单、不杀生的钓鱼方式的怀念,认为现代社会这样的纯真已不多见。“丈人濠上翁,回溪有潜鳞”借庄子濠梁观鱼的故事,寄寓了对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
“悠然观澜处,或跃见天真”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鱼儿自由自在,人在一旁欣赏,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本真。“物情有冥会,此乐未易言”强调了人与自然相通的喜悦,这种乐趣难以用言语表达。
最后,“因思网罟设,自古无全仁”以捕鱼工具的使用,反思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指出自古以来,完全的仁慈在面对生存需求时往往是难以实现的。
整首诗通过观鱼图,寓言式地探讨了人与自然、欲望与道德的关系,体现了湛若水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