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
盏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
河南布衣正婆娑,却笑因风想玉珂。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
独深于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阳枋之手。阳枋以其婉约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少年看花日千遭,黄金买笑侠气豪。”开篇即以少年与花为题,少年对花的观赏如同日常,每一次都带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黄金买笑,则是用尽一生的财富去换取那份侠客般的豪迈与洒脱。
“盏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西凉美酒和绿色葡萄的描写,以及燕国的歌曲和赵国的舞蹈,展现了一场盛大的宴席或节日庆典。纷绮罗,则是形容华丽而繁复的织物,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少年骑在马背上,将花插在头发间,面色微醺,显得格外英俊。随后,他挥鞭驱马,如同疾风一般穿梭于花丛之中。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诗人借用神话中的九天阊阖,比喻少年的气势如同能触摸到天际,他的勇敢和自信,让他面对任何责难都不屈服。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接下来的几句转向了内心的情感表达。杜鹃的叫声如同穿越山谷,而少年的心中却是满怀忧虑和思念。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春天的花开得如此之盛,让人不禁思考这种美好能持续多久。诗中的“万里封侯”则描绘了一种功成名就后的悠闲自在。
“河南布衣正婆娑,却笑因风想玉珂。”河南的布衣少女在轻柔的风中微微摇曳,她的心中却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和怀念。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少年并不愿意在岩石前触摸绿色的蕨类植物,因为他更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高远。商丘之地,他也不再唱采芝的歌谣。
“独深于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诗中最后一部分,少年的心灵与古代圣贤易、邹轲等人的境界相通,而紫阳真人则是道教中的高僧,他们的声音似乎在空中回荡,与自然和谐共生。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诗的结尾,以莲花的飘逸和归来的波涛作为意象,少年伴随着梅花阅读古人的遗留文字,不知不觉间坐了许久,只见满地的落花。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与花、宴席、马背上的英俊形象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和美好的精神世界。阳枋在其中融入了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让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能够感受到诗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动人情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