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急,空江雹打渔翁笠
出处:《拍板谣》
宋 · 王禹称
麻姑亲采扶桑木,镂脆排焦其数六。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
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
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
吴宫女儿手如笋,执向玳筵为乐准。
数声慢,仙人屐齿下云栈。
老狐腊月渡黄河,缓步轻轻踏冰片。
数声急,空江雹打渔翁笠。
鲛人泣对水精盘,满把珠玑连泻入。
划然一声送曲彻,由基射透七重札。
金罍冷落阒无闻,陇头冻把泉声绝。
律吕与我数自齐,丝竹望我为宗师。
总驱节奏在术内,歌舞之人无我欺。
所以唐相牛僧孺,为文命之为乐句。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
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
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
吴宫女儿手如笋,执向玳筵为乐准。
数声慢,仙人屐齿下云栈。
老狐腊月渡黄河,缓步轻轻踏冰片。
数声急,空江雹打渔翁笠。
鲛人泣对水精盘,满把珠玑连泻入。
划然一声送曲彻,由基射透七重札。
金罍冷落阒无闻,陇头冻把泉声绝。
律吕与我数自齐,丝竹望我为宗师。
总驱节奏在术内,歌舞之人无我欺。
所以唐相牛僧孺,为文命之为乐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扶桑木:神话中的神木,象征长寿。双成: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有仙境之意。
梨园:古代宫廷音乐机构。
陇头:古代边塞之地。
律吕:古代音乐中的五声音阶。
牛僧孺:唐朝宰相。
翻译
麻姑亲自采摘扶桑木,排列六个焦脆的枝条。双成侍立在王母面前,曾为她演奏瑶池的仙乐。
它何时落入人间,成为梨园中的音乐旋律。
琴瑟声起,我就能回应,音乐鉴赏的技艺多么全面。
吴宫少女的手指纤细如笋,持着它在宴席上奏乐。
慢悠悠的旋律,仿佛仙人的屐齿踏过云端。
老狐狸在腊月渡过黄河,轻盈地踩在冰面上。
急促的音符,像空江上的冰雹打击渔翁的斗笠。
鲛人在水精盘前哭泣,泪水化作珍珠倾泻而下。
忽然一声,曲终人静,如同后羿射穿七层箭靶。
金杯冷清,无人倾听,只有陇头的泉水冻结无声。
音律与我同步,我是丝竹音乐的宗师。
我掌控着所有节奏,歌舞者不敢欺骗我。
因此唐朝宰相牛僧孺,称我为乐句的典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乐的盛况,通过对音乐和乐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诗中“麻姑亲采扶桑木”一句,以神话中的麻姑取材,表明乐器的非凡之处;“镂脆排焦其数六”则具体描述了乐器的制作过程,显示了对细节的关注。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这里通过对仙境场景的描绘,强调了音乐所在的神圣环境以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则是说这仙乐如何从仙界传到了人间,并且被纳入了官方的音乐体系之中。
“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诗人自诩为懂得音乐的人,对演奏者的技巧给予高度评价。紧接着,“吴宫女儿手如笋,执向玳筵为乐准”一句,更是对音乐家们的才华和专注投以赞美。
在接下来的几行中,诗人通过对快慢节奏的描写,以及仙人、老狐等形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动感的艺术氛围。最后,“律吕与我数自齐,丝竹望我为宗师”表明了诗人对于音乐规则的掌握和对自己在音乐领域的崇高地位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和乐器的描写,以及对仙境和神话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艺术至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