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帐烟花迷陇月,锦帆云雨听江潮
出处:《过隋故宫二首》
明 · 欧大任
金雁波沉彩树凋,汴河东入广陵遥。
倚窗曾赋风前楫,惊枕空悲梦里雕。
宝帐烟花迷陇月,锦帆云雨听江潮。
吴公台下雷塘路,多少高楼怨玉箫。
倚窗曾赋风前楫,惊枕空悲梦里雕。
宝帐烟花迷陇月,锦帆云雨听江潮。
吴公台下雷塘路,多少高楼怨玉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故宫遗迹的荒凉与哀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沧桑感。
首联“金雁波沉彩树凋,汴河东入广陵遥”,以“金雁”、“彩树”、“汴河”、“广陵”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衰败而辽远的画面。金雁象征着昔日的辉煌,如今却沉寂于波涛之中;彩树曾经绚烂,如今已凋零。汴河东流,连接着遥远的广陵,暗含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倚窗曾赋风前楫,惊枕空悲梦里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倚窗之人回忆起往昔,曾在风中吟唱,表达对过去的留恋。然而,当夜深人静,枕边人醒来,却发现梦境中的雕饰已成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伤感。
颈联“宝帐烟花迷陇月,锦帆云雨听江潮”,继续渲染凄美氛围。宝帐、烟花、陇月、锦帆、云雨、江潮,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落寞的意境。月光下的宝帐被烟花所迷,锦帆在云雨中倾听江潮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与自然的永恒。
尾联“吴公台下雷塘路,多少高楼怨玉箫”,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历史记忆。吴公台、雷塘路、高楼、玉箫,这些元素串联起一段段哀婉的故事。高楼上的玉箫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今日的寂寞,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隋朝故宫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当下哀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