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之生我日初赫,缺突无烟榻无席
明 · 李梦阳
母之生我日初赫,缺突无烟榻无席。
是时家难金铁鸣,佁皇抱予走且匿。
艾当灼脐无处乞,邻里相引失颜色。
男儿有亲生不封,万钟于我乎何益。
高天苍苍白日冻,今辰何辰夕何夕。
呜呼二歌兮歌思长,吾亲俨在孤儿傍。
是时家难金铁鸣,佁皇抱予走且匿。
艾当灼脐无处乞,邻里相引失颜色。
男儿有亲生不封,万钟于我乎何益。
高天苍苍白日冻,今辰何辰夕何夕。
呜呼二歌兮歌思长,吾亲俨在孤儿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梦阳对母亲生育自己时艰难困苦情景的回忆。"母之生我日初赫"开篇即显出生之不易,家中贫困到连取暖的火源和坐卧之物都缺乏。诗人通过"金铁鸣"象征战乱或社会动荡,"佁皇抱予走且匿"形象地写出母亲在危急中抱着他逃亡的情景。
"艾当灼脐无处乞"进一步强调生活的艰辛,连治疗疾病的基本草药也难以获取。邻居们的同情与无助,"邻里相引失颜色",更显出当时环境的凄凉。诗人感慨道,即使有再高的官位或丰厚的财富,对于失去亲人的自己来说并无实际意义。
"高天苍苍白日冻"以寒冷的天气象征内心的悲凉,诗人质疑生活中的日夜交替为何如此无情。最后,诗人发出深沉的哀叹,"呜呼二歌兮歌思长,吾亲俨在孤儿傍",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孤儿寡母的孤独无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明朝弘治年间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具有强烈的家庭亲情和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