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全文

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
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
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注释

谁怜:谁来怜悯。
野田子:比喻生活在田野间的普通人,或指处境艰难的人。
海内一韩侯:韩侯,指汉初的韩信,这里用来象征位高权重的人物。
左道:非正道,邪门歪道。
刚肠:形容人的心肠刚直。
健无:能否保持健康,这里指能否保持人格的完整。
功名生地狱:追求功名利禄如同身处痛苦的地狱。
礼教死天囚:受到礼教束缚,如同被囚禁在天空中,无法自由。
莫言:不要说,不要认为。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这里象征困难和挫折。

翻译

有谁同情那田野中的孤子,他虽在海内声名显赫如韩信侯。
邪道为官虽然快乐,但是否还能保持刚正不阿的内心呢?
功名富贵如同身处地狱,礼教约束像被囚禁在天空。
别以为耕种生活就美好,要知道秋天来临会有刺藜的困扰。

鉴赏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困苦和官场黑暗的诗。开篇“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作却无人怜悯的农民的同情,以及对权势者如韩侯这样的人物的批评。接着,“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描绘了一些官员虽然享受着快乐生活,但内心却非常冷酷,无丝毫同情之心。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表明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如同活在地狱中,而遵循礼教的人则被束缚得无法自由。最后,“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通过农事隐喻,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认为耕耘是好事,因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还需要警惕和躲避各种危险。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强烈,体现了作者卢仝对农民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当时官场不公的批判。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