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短归大化,孰能究斯理
出处:《长洲陆节妇诗》
明 · 王绅
修短归大化,孰能究斯理。
嗟哉我良人,盛年委流水。
镜缺无复完,璧玼终致毁。
既乖偕老愿,讵忍不即死。
素帷暗空闺,青灯照孤寐。
欲鞠膝下儿,免作若敖鬼。
儿身幸已成,叨恩宰百里。
谅彼九京人,瞑目黄泉里。
共姜秉高节,柏舟以自矢。
陆母何独贤,千载蹈贞轨。
嗟哉我良人,盛年委流水。
镜缺无复完,璧玼终致毁。
既乖偕老愿,讵忍不即死。
素帷暗空闺,青灯照孤寐。
欲鞠膝下儿,免作若敖鬼。
儿身幸已成,叨恩宰百里。
谅彼九京人,瞑目黄泉里。
共姜秉高节,柏舟以自矢。
陆母何独贤,千载蹈贞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绅所作的《长洲陆节妇诗》,通过描述一位名为陆节妇的女子在丈夫早逝后的悲痛与坚强,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面对不幸命运时的坚韧与节操。
诗中首先提到“修短归大化,孰能究斯理”,表达了对生命长短和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接着,“嗟哉我良人,盛年委流水”描绘了陆节妇丈夫早逝的情景,其哀伤之情溢于言表。随后,“镜缺无复完,璧玼终致毁”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陆节妇内心的破碎与痛苦。
“既乖偕老愿,讵忍不即死”则表达了陆节妇对未能与丈夫白头偕老的遗憾与痛苦。接下来的“素帷暗空闺,青灯照孤寐”描绘了她孤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她的悲伤与寂寞。
最后,“欲鞠膝下儿,免作若敖鬼”表现了陆节妇为了不让儿子成为孤儿而坚强活下去的决心。“儿身幸已成,叨恩宰百里”赞扬了儿子的成长,并暗示了陆节妇为儿子的未来着想。“谅彼九京人,瞑目黄泉里”表达了对已故丈夫的怀念与哀思。“共姜秉高节,柏舟以自矢”、“陆母何独贤,千载蹈贞轨”则通过引用历史上的贞烈妇女故事,赞美了陆节妇的高尚品德与节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陆节妇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在面对巨大人生变故时的坚韧与自我牺牲精神,同时也颂扬了古代女性在逆境中的美德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