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人得向长安道,曾浴莲汤十二回全文

谁人得向长安道,曾浴莲汤十二回

出处:《留题骊山
宋 · 谢彦
自愧尘容去复来,骊山顶上看崔嵬。
谁人得向长安道,曾浴莲汤十二回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谢彦的《留题骊山》充满了对骊山的赞叹与感慨。首句“自愧尘容去复来”,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表达了自己在世事变迁中的渺小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多次造访骊山的经历。接着,“骊山顶上看崔嵬”一句,通过描绘骊山的雄伟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仰和喜爱。

“谁人得向长安道,曾浴莲汤十二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权力与繁华;而“莲汤”则是骊山温泉的美称,代表了奢华与享受。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权力与奢华的复杂情感——既欣赏其美好,又对其背后的虚幻和短暂感到一丝无奈和自省。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