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
出处:《送京西运使周度支》
宋 · 强至
公持使台柄,行矣过乡关。
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
素推仁义本,将底输赋閒。
惠足跻民富,威先变吏顽。
高谈能佐治,大笔出诛奸。
所禀具纯德,未尝柔正颜。
最为时论重,自结主知难。
忠节久方见,诏音行复颁。
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
列郡方驰恋,征舻已莫攀。
风霜十月始,铙鼓一川间。
骤夺孤生庇,瞻言感涕潸。
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
素推仁义本,将底输赋閒。
惠足跻民富,威先变吏顽。
高谈能佐治,大笔出诛奸。
所禀具纯德,未尝柔正颜。
最为时论重,自结主知难。
忠节久方见,诏音行复颁。
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
列郡方驰恋,征舻已莫攀。
风霜十月始,铙鼓一川间。
骤夺孤生庇,瞻言感涕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送别友人周度支赴任京西运使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期待。首联“公持使台柄,行矣过乡关”描绘了周度支肩负重任,离开家乡踏上征程的场景。接着,“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贡献,暗示此次回归将带来新的政绩。
“素推仁义本,将底输赋閒”赞扬了周度支以仁义为本,处理政务从容不迫。接下来的诗句“惠足跻民富,威先变吏顽”预示他将施恩于民,整治官风,提升地方繁荣和秩序。
“高谈能佐治,大笔出诛奸”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智谋和公正,能够辅助治理,惩治邪恶。诗人称赞其道德纯正,不屈不挠,“最为时论重,自结主知难”,表明他在朝中备受尊重,忠贞不渝。
“忠节久方见,诏音行复颁”表达对周度支忠诚和节操的认可,相信他的美德终将得到朝廷的认可。最后,诗人感慨“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祝愿他不仅能造福一方,还能影响整个社会。
全诗通过描绘周度支的品性、才能和期望,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治理的热切期盼,语言凝练,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