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从永柱思能苦,人在玉壶寒更多
出处:《雪后赴徐氏招呈德孺》
宋 · 李处权
梅林楼阁上嵯峨,浅渌浮澌亦自波。
庄叟梦中非一蝶,右军书次失群鹅。
句从永柱思能苦,人在玉壶寒更多。
宴寝凝香归入夜,流苏帐小奈公何。
庄叟梦中非一蝶,右军书次失群鹅。
句从永柱思能苦,人在玉壶寒更多。
宴寝凝香归入夜,流苏帐小奈公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梅林:指代某处楼阁。嵯峨:形容楼阁高峻。
浅渌:淡绿色的水面。
浮澌:漂浮的冰晶。
波:波动。
庄叟:指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
一蝶:一只蝴蝶,寓言中的象征。
右军: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
失群鹅:比喻失去灵感或物件。
永柱:可能指代某个地方或时间。
思能苦:深思苦想。
玉壶:比喻清冷的境地,也指月亮。
寒更多:更觉寒冷。
宴寝:宴会后回到卧室。
凝香:充满香气。
归入夜:在夜晚归来。
流苏帐:装饰有流苏的帐子。
奈公何:对这种情况无可奈何。
翻译
梅林楼阁高耸,池水微绿泛起冰晶也波动。庄周梦中并非只有一只蝴蝶,王羲之写字时又失落了群鹅。
思绪随着永柱长久萦绕,人在寒冷如玉壶的世界更加感伤。
夜晚宴饮,香气弥漫,回到卧室,但小小流苏帐如何容纳众多宾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梅林楼阁上嵯峨,浅渌浮澌亦自波",通过对梅林楼阁的描述,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场景,其中“嵯峨”形容山势之险峻,“浅渌”、“浮澌”则是水波的状貌,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的"庄叟梦中非一蝶,右军书次失群鹅",诗人借用庄子梦蝶和王右军挥洒自如的书法来表达对自由心态的向往。这里的“梦蝶”暗示了超脱物我之见的精神境界,“失群鹅”则是对书法中追求自然流畅的一种写照。
"句从永柱思能苦,人在玉壶寒更多"一句,则转向内省和感慨。诗人通过“永柱”来比喻时间的长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不易觉察到的孤独与寒冷感受。
结尾的"宴寝凝香归入夜,流苏帐小奈公何",则是在描绘一个温馨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境。诗中的“宴寝”、“凝香”、“流苏帐”,都是对室内生活的一种细腻描写,而“奈公何”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