徬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出处:《嗟哉董生行》
唐 · 韩愈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
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
门外惟有吏,日来徵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
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
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
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
生祥下瑞无时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
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徬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嗟哉董生,谁将与俦。
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
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
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
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
门外惟有吏,日来徵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
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
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
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
生祥下瑞无时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
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徬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嗟哉董生,谁将与俦。
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
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
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董生的隐士,他生活在淮河流域的安丰县。开篇即以壮丽的地理描述,淮水从桐柏出发,一直向东流去,不知疲倦;而淝水则在其旁,虽出却不能远行,只能缓缓地流入淮水之中。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董生虽然才华横溢,但却不为世人所识,与淝水相似。
随后,诗人描述了董生的生活状态,他白天务农,夜晚则研读古籍,不为官场的诱惑所动。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仍旧尽心尽力地照顾家人,父母妻子都得到他的关爱。即便如此,董生在世人的眼中也不过是一位平凡之人,他的善行和德性并未被外界所识。
诗中还细腻地描写了董生的生活场景,如家中的鸡犬,也是他照料的对象。他对待这些生命的态度,反映出他的仁慈与责任感。最后,诗人感叹时世之人,多为私欲所扰,兄弟、夫妻之间甚至相互伤害,而董生却独自保持着自己的高尚品格,没有人能够与他匹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当世风气的批判。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