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想后湖题柱处,树林曾见作诗成
出处:《臞庵书事四首 其一》
宋 · 张镃
畦丁相引绕园行,指说亭基不记名。
因想后湖题柱处,树林曾见作诗成。
因想后湖题柱处,树林曾见作诗成。
注释
畦丁:农夫。引:引导。
园行:园子里走。
亭基:亭台的基础。
记名:记得名字。
后湖:某个特定的湖泊。
题柱处:题诗的地方(古代习俗在柱子上题诗)。
树林:树林子。
作诗成:创作诗歌完成。
翻译
农夫们互相引导着绕着园子行走,指点着亭台的基础但已忘记它的名字。回想起在后湖题诗的地方,那里曾经的树林中留下了我们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名为《臞庵书事四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园时,对园中的亭台楼阁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但却对亭基的名称不甚了解,这种淡泊的态度体现出了诗人超脱世俗之心。
“畦丁相引绕园行”一句,通过对园中小径交织、曲折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幽静而迷人的园林景象。"指说亭基不记名"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具体事物名称的淡漠,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美好场所的欣赏和感受。
“因想后湖题柱处,树林曾见作诗成”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在园中某个地方留下诗篇的回忆。"后湖题柱处"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优美之地,而"树林曾见作诗成"则是诗人对自己或他人在该处吟咏诗词并留下佳作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轻松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园林美景的独特情感,以及他对文学创作和个人记忆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是典型的宋代文人审美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