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
出处:《和君实端明见赠》
宋 · 邵雍
曾不见譊譊,城中类远郊。
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
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
顽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
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
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
顽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譊譊:喧嚣。类:仿佛。
远郊:偏远的乡郊。
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巢:隐居之处。
月出:月亮升起。
云山背:云山的背后。
风来:清风拂过。
松竹梢:松竹的梢头。
顽然:安然无虑的样子。
何所得:有何所求。
避人嘲:躲避别人的嘲笑。
翻译
从未见过喧嚣,城内仿佛偏远乡郊。虽然没有千里马,却有一处静谧的巢穴。
月亮从云山背后升起,清风吹过松竹梢头。
我安然无求,又何必躲避人们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和君实端明见赠》中的片段。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远离尘嚣的画面。"曾不见譊譊,城中类远郊",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疏离感,仿佛身处宁静的郊区。接下来的"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寓意即使没有显赫的地位或才华出众的人,但仍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暗示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月光洒在云山背后,微风吹过松竹,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最后两句"顽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诗人自问自答,表示自己不求世俗理解,只求内心安宁,无意于躲避他人的嘲笑。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邵雍的隐逸思想和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