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水墨乍成岩下树,摧残半隐洞中云全文

水墨乍成岩下树,摧残半隐洞中云

出处:《与湛上人院画松
唐 · 刘商
水墨乍成岩下树,摧残半隐洞中云
猷公曾住天台寺,阴雨猿声何处闻。

拼音版原文

shuǐzhàchéngyánxiàshùcuīcánbànyǐndòngzhōngyún

yóugōngcéngzhùtiāntáiyīnyuánshēngchùwén

注释

水墨:用墨水描绘。
乍:突然。
岩下树:山岩下的树木。
摧残:凋零,破坏。
半隐:半遮半掩。
洞中云:洞穴中的云雾。
猷公:未知的人物,可能是对某位僧侣的尊称。
曾:曾经。
住:居住。
天台寺:一座寺庙,可能指天台山的寺庙。
阴雨:阴沉的雨天。
猿声:猿猴的叫声。
何处:哪里。
闻:听到。

翻译

墨色初现,如同山岩下的树木
枝叶凋零,半藏于洞中的云雾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作品,名为《与湛上人院画松》。诗中通过水墨画中的景象,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水墨乍成岩下树,摧残半隐洞中云。"

这两句描写了画家运笔如神,将岩石、树木与云雾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自然又带有几分荒凉之美的意境。"水墨乍成"表明画面的生动与即兴性,"摧残半隐"则透露出画中留白以求的韵味。

"猷公曾住天台寺,阴雨猿声何处闻。"

这两句诗转换了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猷公在天台寺的居住情境。"阴雨猿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引人遐思。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写和场景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心灵世界的独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