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谪仙人,名湖自张谓
萧然岩壑趣,乃在经行内。
缅怀谪仙人,名湖自张谓。
至今郎官湖,邈与岘山对。
我游古兰若,殿阁烟霞外。
眷兹道傍亭,胜境久翳昩。
洗开松竹林,寒色霭苍翠。
戏题榜间名,笔墨聊自恣。
时方春雨馀,涧水正横溃。
泉声落亭前,散作珠点碎。
景物岂殊昔,因之不遐弃。
佳哉二三子,诗酒作文会。
留连不忍去,吟哦薄昏晦。
我咏诗中言,端有亭上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纲在寒翠亭的游历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爱奇走山林”,表达了诗人对奇丽景色的热爱,愿意深入山林探索。接着“蜡屐穷幽閟”描述了诗人穿着蜡制的木屐,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幽静之地,寻找那被世人遗忘的美景。
“萧然岩壑趣,乃在经行内。”诗人感受到岩石与山谷中的乐趣,这些乐趣藏于他的行进之中,暗示了他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亲近。
“缅怀谪仙人,名湖自张谓。”这里提到的“谪仙人”可能是指李白,诗人通过提及李白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历史名人的追思。
“至今郎官湖,邈与岘山对。”这句话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上的名湖、名山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接下来,诗人进入古兰若(寺庙),感受到殿阁与烟霞交织的神秘氛围,对道旁的亭子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他清洗了松竹林,让寒色显得更加苍翠,然后在榜上题名,自由地挥洒笔墨。
“时方春雨馀,涧水正横溃。”描绘了春雨过后,山涧水流湍急的景象,水声在亭前回荡,如同珠子破碎的声音。
“泉声落亭前,散作珠点碎。”进一步渲染了水声的美妙,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
“景物岂殊昔,因之不遐弃。”诗人感慨,眼前的景色虽与往昔不同,但依然值得珍惜,不会轻易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佳哉二三子,诗酒作文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以诗酒为伴,共同创作的美好时光。
“留连不忍去,吟哦薄昏晦。”诗人不愿离开,沉浸在黄昏的吟唱中,表达了对这次经历的不舍和怀念。
“我咏诗中言,端有亭上味。”诗人总结,自己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正是在寒翠亭所体验到的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