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父老,曰伯鸾父
出处:《登鸿山吊梁伯鸾》
元 · 郑元祐
我以饥驱,爰求乐土。
居近山麓,山名孔膴。
问之父老,曰伯鸾父。
尝登兹山,览历平楚。
因以名山,义匪誇诩。
注意山栖,兹非其所。
敬吊夫子,愿嗣德音。
隼栖择高,鱼游择深。
夫子当时,五噫讴吟。
出都接浙,笑掷华簪。
归隐杵臼,佣力是任。
配谐德曜,雍雍鼓琴。
上窥羲轩,下混古今。
以乐此心,俪古傲今。
而我肱折,不知息心。
年登知命,尚浮尚沈。
圣域缅邈,世途崎崟。
矢从夫子,投迩深窅。
既齐物我,兼忘昏晓。
万里非旷,一隙非小。
毋曰昭昭,示人皦皦。
聊从兹逝,以谢胶扰。
夫子不违,罔知适从。
蝇附以骥,菟罥以松。
有薪朝炊,有稻夜砻。
式依夫子,娱老考终。
优哉悠哉,歌以相舂。
居近山麓,山名孔膴。
问之父老,曰伯鸾父。
尝登兹山,览历平楚。
因以名山,义匪誇诩。
注意山栖,兹非其所。
敬吊夫子,愿嗣德音。
隼栖择高,鱼游择深。
夫子当时,五噫讴吟。
出都接浙,笑掷华簪。
归隐杵臼,佣力是任。
配谐德曜,雍雍鼓琴。
上窥羲轩,下混古今。
以乐此心,俪古傲今。
而我肱折,不知息心。
年登知命,尚浮尚沈。
圣域缅邈,世途崎崟。
矢从夫子,投迩深窅。
既齐物我,兼忘昏晓。
万里非旷,一隙非小。
毋曰昭昭,示人皦皦。
聊从兹逝,以谢胶扰。
夫子不违,罔知适从。
蝇附以骥,菟罥以松。
有薪朝炊,有稻夜砻。
式依夫子,娱老考终。
优哉悠哉,歌以相舂。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登鸿山吊梁伯鸾》是一首表达对古代贤人梁鸿的敬仰和自我反思的诗。诗人以寻找乐土为引,描述了梁鸿选择在孔膴山隐居,远离尘嚣,遵循伯鸾的足迹。他赞赏梁鸿的高尚品德,如隼鸟择高处栖息,鱼儿选深渊游弋,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梁鸿在京城时发出五声哀叹,随后放弃荣华,回归简朴生活,操持农事,与妻子和谐共处,弹奏琴瑟,超脱于历史长河之中。诗人感叹自己虽年迈却未能如梁鸿般淡泊,仍受世俗困扰。
诗人表达了对梁鸿生活方式的羡慕,希望能像他那样超然物外,忘却昼夜,视天地广阔,人生短暂。最后,诗人表示要追随梁鸿的脚步,过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以此来摆脱纷扰,结束忙碌的人生。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梁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